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11章西風烈回歸

關燈
近來大曜皇城的風向變了,人人都說丞相傅洪退居府中,不問朝事兒已有半月餘,傅家就要倒了。剩下冷家獨大,皇後是鎮國將軍府的庶小姐,鎮國將軍又戰功赫赫,這大曜國的天下已經是有一多半窩在冷氏一族的手裏了。而皇上之所以給皇後娘娘禁了足就是因為要給冷家一個下馬威,不想朝堂之上沒了制衡局面,人人都攀附冷家。

不過還聽說,說這皇上已經對冷家起疑了,倒是對傅家更為滿意,因為貴妃娘娘傅時照懷有龍裔,而身為父親的丞相大人並沒有因此便大作宣揚,反而是覺得國家有望,皇族有後,自此交出了“文臣印”,退居朝後。因此,皇上對傅家是更滿意了!

五月微風正好,大曜皇宮沈寂了近月餘又開始了新的風雲。正得盛寵的明珠宮可謂是篤行三者,乃可以長堪重任,久享盛寵。容慈太後護著,一國之主寵著,所有好的東西都往明珠宮裏送。這後宮是什麽地方,後宮的人又是什麽人。一見“被禁足的皇後”靠不住了,所有人都趨炎附勢,得來的珍寶可都塞到了明珠宮。

而此時此刻,話題的中心人物——貴妃娘娘,她正在籌劃著一個驚天的事件。

香葉(煞二)從外面進來,看到正在閉目養神的絕美女子開口說道:“娘娘,先生回來了!”

“阿烈?”傅嫣睜開了魅惑的水眸,語氣中充滿了驚喜。

見狀,煞二點了點頭,“是的,先生已經進了玄武門,用不了一柱香的時間就到了。”

“咳,已經到了!”

磁性的嗓音自屏風後響起,傅嫣勾唇一笑,光著腳便從榻上跑了下來,“阿烈,你終於回來了!”

風塵仆仆的西風烈剛要點頭,一看到地上那雙光溜溜的玉足便皺了眉,將人打橫抱起就往床榻走去,開口說得雖是責怪之言卻充滿了寵溺,“多大的人了,還這麽孩子氣,光著腳丫,不怕著涼嗎?”

“誰孩子氣了,我才沒有!”說著,傅嫣窩在男人懷裏撅著櫻唇,一臉緋紅。仿佛往日那個運籌帷幄、機關算計的貴妃娘娘與她根本就是兩個人一樣。

將懷中人放到了床上,西風烈一笑,俊逸的臉上溫柔無限,“都是當娘的人了,還這麽犟嘴?”

往床榻裏靠了靠,傅嫣手一揮,殿中的蒲扇宮婢和煞二便都下去了。西風烈順勢上了榻,在女子的紅唇烙印自己的氣息,而後又親吻了女子的腹部,輕輕說道:“孩子,為父回來了!”

傅嫣也摸著自己的小腹,溫柔開口,“孩子,你爹爹離開了一個月終於回來了,你想他嗎?”

低笑了一聲,西風烈刮了一下眼前人的小巧秀鼻,“你呀,變著說法的責怪我走了一個月!”

聞言,傅嫣挑了挑眉,媚眼一轉顯得格外古靈精探,還特意伸出了一只手指著肚子,“我可沒有,我是替孩子問的,他可告訴我他想爹爹了!”

“嫣兒,咱們的孩子才兩月餘,怎麽會告訴你呢?”停頓一下,西風烈一把攬過傅嫣,一點點貼近,直到兩人的氣息互相交纏才繼續道:“是不是,你……想我了?”

聞言,傅嫣一把扯開了束縛她的外褂,露出了誘人的輕紗裙,在男人臉上烙下一吻,將人翻身壓住,“猜對了,把我獎勵給你!”

“求之不得!”語罷,兩具沈寂了一個月的身體再次交纏在了一起,暧昧、使人臉紅心跳的歡愛之聲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時辰才斷斷續續的結束。

當一切歸於寧靜,

真正的故事才開始顯露頭角……

穿戴好衣服,西風烈又回到了軟榻上仔細的端詳著小憩的女子,誰知他剛一靠近,她便睜開了眼對他一笑,“幹嘛這麽看我?”

“我的眼睛只有一個愛好,那就是看著你!”說著,西風烈揉了揉愛人的小腦袋,又道:“已經是申時一刻(15:0015:15)了,我得出宮了,籌備了一個月,煞門的所有人手都來了。今晚的計劃,我要早和你父親商量完善,只能成功,絕無失敗。”

聞言,傅嫣心知事情的重要性,點了點頭,“你去吧,一定要註意安全,就算不成……你也要安安全全的!”

拍了拍女子的肩膀,西風烈給予其安慰的眼神,“我知道了,你放心,再睡一會兒吧!”

“嗯!”

“……”

【藍蝶小課堂:

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

以地支紀位

即十二生肖中的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(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)

具體:

子時23~1點,醜時1~3點,寅時3~5點,卯時5~7點,辰時7~9點,巳時9~11點,午時11~13點,未時13~15點,申時15~17點,酉時17~19點,戌時19~21點,亥時21~23點。

1、十二時辰制:

西周時就已使用。漢代命名為夜半、雞鳴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時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時、日入、黃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,一至三點為醜時,三至五點為寅時,依次遞推。

2、二十四時辰制:

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、正兩部分,這樣,子初、子正、醜初、醜正依次下去,恰為二十四時辰,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。

3、十時辰制:

出現於先秦。晝夜各五分。據《隋書天文志》,晝為朝、禺、中、晡、夕,夜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後用五更來表示)。

4、五時辰制:

其名稱為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(晚)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少還、鋪時、大還、高舂、下舂、縣(懸)東、黃昏、定昏。參閱《淮南子天文訓》。

5、百刻制:

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。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。可能起源於商代。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,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、一百零八刻,幾經反覆,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,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。

6、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,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。

一般地說,日出時可稱旦、早、朝、晨,日入時稱夕、暮、晚。

太陽正中時叫日中、正午、亭午,將近日中時叫隅中,偏西時叫昃、日昳。

日入後是黃昏,黃昏後是人定,人定後是夜半(或叫夜分),夜半後是雞鳴,雞鳴後是昧旦、平明——這是天已亮的時間。

古人一天兩餐,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,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;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,這段時間叫晡時。

子時:

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。(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)。

醜時:

雞鳴,又名荒雞: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。(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)。

寅時:

平旦,又稱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。(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)。

卯時:

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曉、旭日等:指太陽剛剛露臉,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。(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)。

辰時:

食時,又名早食等:古人“朝食”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,(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)。

巳時:

隅中,又名日禺等: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。(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)。

午時:

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:(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)。

未時:

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陽偏西為日跌。(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)。

申時:

哺時,又名日鋪、夕食等:(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)。

酉時:

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沈、傍晚: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。(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)

戌時:

黃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時太陽已經落山,天將黑未黑。天地昏黃,萬物朦朧,故稱黃昏。(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)。

亥時:

人定,又名定昏等:此時夜色已深,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,安歇睡眠了。人定也就是人靜。(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)。

★時辰———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:

前半夜11時至1時為“子時”,午夜1時至3時為“醜時”,後半夜3時至5時為“寅時”,早上5時至7時為“卯時”,上午7時至9時為“辰時”,9時至11時為“巳時”,11時至下午1時為“午時”,中午1時至3時為“未時”,晚上7時至9時為“戌時”,9時至11時為“亥時”。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。可見“從巳時直殺到未時”相當於現在的“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”。

★更點———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,亥時作為二更,子時作為三,醜時為四,寅時為五更。

把一夜分為五更,按更擊鼓報時,又把每更分為五點。每更就是一個時辰,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,即120分鐘,所以每更裏的每點只占24分鐘。由此可見“四更造飯,五更開船”相當於現在的“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,3時至5時開船”。“五更三點”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,即6時12分,“三更四點”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,即2時36分。

★刻———古代用漏壺計時。

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。播水壺分二至四層,均有小孔,可滴水,最後流入受水壺,受水壺裏有立箭,箭上刻分100刻,箭隨蓄水逐漸上升,露出刻數,以顯示時間。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,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。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。所以“午時三刻”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

“打更”、“更夫”、“更樓”各詞全由“更”字而來。我以前談過,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,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。白天人們可看太陽、日晷或計時的“銅壺滴漏”之類東西判斷時間,夜晚則不知時間了,於是由專人看著“銅壺滴漏”,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。古人規定,逢戌時(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)開始,叫做“起更”,也就是“一更”;二更是亥時,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;三更是子時,即夜間十一點至淩晨一點……五更是最後一更,已到寅時,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。】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